
冬季氣候寒冷乾燥,最易傷人元氣,人體代謝慢,是感冒、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,養生以「藏」為原則,著重禦寒、防燥、養腎。要早睡晚起,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,晚起可以養陰氣,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。
Beautiful Content
飲食重點:
1) 多吃溫熱性食物暖身,例如紅棗、枸杞、人蔘、桂圓、核桃、糙米、薑、蒜、辣椒、南瓜
2) 醫學研究證明,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,尤其是缺鈣、鐡,可多吃富含礦物質食物,例如豆、蝦皮、芝麻
3) 紅色食物養心防感冒,白色食物潤燥,黑色食物護腎(黑豆、黑芝麻、黑木耳)
4) 低溫會加速體內維生素的代謝,飲食中應及時補充。如維生素 A 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;維生素 C 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,例如胡蘿蔔、南瓜、柳丁
5) 民間有大寒節氣吃糯米的習俗,中醫認為,糯米味甘、性溫,能夠補養人體,吃了後會全身發熱,具有禦寒、滋補的作用,可以適量或煮成粥來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