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Lorem Ipsum is Simply
【科技廚娘的食尚文藝復興】
台中中山路,台中舊城,日治時代之「鈴蘭通」,台灣的小京都。
《味無味》餐廳就座落在全台唯一的「鈴蘭通」上,創辦人陳冬梅從小就在台中市柳川一帶長大,與這座城市有著密不可分的緣份,即便縱橫職場多年,擔任知名科技公司的高級主管職務,最終讓她選擇一棟70年屋齡老宅,開啟新的生活方式。
原本在台北工作30年的她,早早就設想好,退休後可以自由選擇居住的城市,一定要離開台北,台中陽光成了勝出關鍵,「真的就是陽光吸引我回來。」
在地生活智慧 孕育食養之道
「總覺得人生下半場,應該要做些有意義的事。」陳冬梅創辦的《味無味》主張大自然已給人們很好的食物,有各式各樣精彩滋味,料理方式上也應該服膺自然、不過度干擾,「回歸自然的本味,就是我們最好的飲食。」
促使陳冬梅投入新事業的起點,也可說是鎮店之寶的,就是一壺清甜爽口,飽滿溫潤的「四季養生飲」,以黃耆、枸杞和紅棗,結合川天麻、麥門冬、東洋參等中藥材長時間煨燜,精華盡在其中。回憶19年前,原本備受失眠所苦,直到求助中醫,讓她走上了食養之道。
飲食.空間回歸本味
陳冬梅笑笑說現在流行的吃當地、食當季概念,「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是這麼吃了。」她將華人「藥食同源」、「順天應人」的飲食智慧,結合現代的營養新知和生活美學,強調在地、無添加的自然飲食哲學。
考量到現代人的全穀物攝取不足,主食米飯都選用自然農法糙米,混合了鷹嘴豆、紅扁豆和兩種本產鮮豆的豆沙拉,提供豐富蛋白質。菜單上一一羅列出食材,彰化二水百年榨油廠的苦茶油、新竹的手工麵線,都是她精心挑選。她用銀耳製作三種口味的「銀耳燉」,軟綿又富含膠質,一杯「時令精力湯」有將近20種食材在裡頭,表現「全食物」概念的飲品。